(16篇)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
2021-12-13 09:44:11
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相关素材汇编目录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部署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稳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为我省推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保证。一、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及时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坚持和完善在决策前和研究重要问题重点工作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的制度机制,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思考体悟,努力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开展重点课题调研,建立政治监督清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立足职能职责抓好落实。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及省委决策部署,闻令而动、主动作为,围绕防疫措施落实、患者集中救治、医疗物资生产调配、群众生活保障等强化监督检查,促进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履责。省纪委监委及时印发具体意见,指导各地精准执纪问责,对违反防疫纪律、落实防疫责任不力等问题及时调查处置通报。加强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的监督检查,创新制定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20查20督”监督清单,推动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坚持既督又战,监督推动灾后恢复重建“四启动一建设”任务落实,全省有6000余名纪检监察干部直接参与防汛救灾、灾后帮扶工作。大力宣传纪检监察干部投身疫情防控、防汛救灾感人事迹,全省纪检监察系统2个单位、7名干部分别被评为全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围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强化政治监督。制定实施具体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的指导意见,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省委决策部署跟进监督。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党内政治要件来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违建别墅、违法占用耕地等问题加强监督执纪执法。集中开展腐败治理,全省纪检监察机关立案审查干部86人(市厅级3人、县处级24人),移送检察机关31人,督促追缴易地建设费约16亿元。全省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1件,处分307人。切实履行中央巡视整改监督责任。针对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与国家成效考核指出的问题,在抓好自身整改同时,协助省委推动全省面上整改工作,反馈问题均已整改到位。全力配合中央第五巡视组工作,优先办理巡视期间交办的问题线索,协助省委抓好有关问题整改。二、深入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坚决保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质量。积极配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点巡回监督检查专项工作,持续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对挂牌督战、脱贫工作绩效、帮扶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监督检查,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监督检查,推动“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等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制定实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做好灾后救助帮扶监督工作清单,防止因疫因灾致贫返贫。部署开展扶贫领域“两项目两资金”专项整治和信访件“三清三度”专项行动,严肃惩治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问题。全省共查处有关问题1495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35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84人。坚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按照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要求,持续紧盯黑恶大案要案背后的腐败、责任和作风问题,认真惩戒政法领域腐败问题线索,督促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聚焦“伞网清除”扎实开展“四清”攻坚战专项行动。全省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635起1649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23人,移送检察机关216人。深入整治民生领域“微腐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巩固拓展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成果。坚决查处“三资”管理、征地拆迁、农村低保、医疗保险中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问题。全省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204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66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04人。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及“回头看”。协助省委制定工作方案,围绕“四联四增”梳理形成12类60个具体问题的综合分析报告,编印十届省委以来24个省管干部典型案例,推动各级党组织做实做细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坚持学做结合、查改贯通,督促全省县处级以上领导班子整改问题3.2万个。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日常监督,协助省委制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正面、负面清单,深入整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违规向基层摊派任务等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41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5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62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保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省委实施细则力度,坚守重要节点,防止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加强对餐饮浪费行为监督检查,推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紧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县乡基层,严查收送电子红包、滥发津贴补贴、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私车公养等突出问题,深化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督促完善相关制度规定。开展新风正气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政绩观。全省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075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3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86人。我省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效群众满意度达96.7%,较2016年提高5.2个百分点。四、坚守政治巡视巡察职能定位,进一步彰显管党治党利剑作用持续深化政治巡视。突出“两个维护”根本任务,围绕“四个落实”,精准发现问题,纠正政治偏差。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统筹运用常规巡视、“回头看”等方式,组织开展十届省委第九轮、第十轮巡视,共巡视93个党组织,完成全覆盖进度96%,实现对省辖市、县(市、区)和省属企业、省属高校巡视全覆盖。推深做实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组织开展教育系统省市县三级联动巡视巡察,授权各省辖市委和8个省直单位党组(党委)巡视34所高职高专。制定市县党委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清单及监督重点细化清单,指导基层探索开展“背包式”巡察、提级交叉巡察、“巡察+协作区”模式等做法,市县巡察全覆盖进度99%。指导35家省直单位、11所省属高校、33家省属企业探索开展巡察工作。深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向省委书记专题会议汇报第七、第八轮巡视整改情况,向省政府分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通报巡视有关情况,促进规范决策、完善政策、健全制度,推动整改落实。十届省委前九轮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率达93.4%。出台巡视整改工作成效评估办法及指标体系,根据评估结果,对整改不力的5个党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责令18个党组织重新整改。加强巡视工作规范化建设。全面接受中央巡视指导督导,建立工作机制,扎实做好专题培训辅导、工作调研督导、制度规范传导、现场跟进指导等工作。加强巡视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职能部门、派驻(出)机构协调协作,做好情况通报、问题移交、成果运用、整改监督等工作。建立健全巡视监督与组织、审计、财会、统计等监督协作配合机制,巡视巡察监督更加精准、规范、有效。五、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做实做细监督基本职责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聚焦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强化协助职责、监督责任、推动作用,加强对主体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协助省委制定党内政治监督谈话办法,聚焦“两个维护”、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等方面形成谈话提纲,落实“两报一看”机制,推动上级“一把手”抓好下级“一把手”。参加各省辖市、有关省直单位民主生活会,深入了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践行“两个维护”、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对存在违纪苗头等一般性问题地开展同志式谈心谈话,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约谈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10832人次;立案查处县处级以上“一把手”148人。抓实抓细日常监督。经常深入干部群众听取意见、发现问题,加强和规范函询工作,提高抽查复核比例。建立健全省管干部廉政档案,完善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向省委专报重点领域违纪违法案件剖析报告。制定贯彻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配套制度,加快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94940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50942件次、初次举报39729件次。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将“四种形态”落实到执纪执法贯通全过程,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做到纪法情理融合,惩前毖后、治病救人。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严肃查处诬告陷害行为,扎实做好容错纠错、澄清正名、暖心回访等工作,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60762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函询、提醒批评42461人次,占总人次的69.9%;运用第二种形态给予轻处分、组织调整12906人次,占21.2%;运用第三种形态给予重处分、职务调整2470人次,占4.1%;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严重违纪违法、触犯刑律的2925人次,占4.8%,其中涉嫌职务犯罪、移送检察机关的594人次,因其他犯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2331人次。坚持失责必问、精准问责,全省共问责党组织186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2014人。六、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提升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推进党内监督同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坚持以党内监督为主导,推动完善监督体系,开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省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总结评估。加强上级纪委监委对下级纪委监委的领导,组织省辖市纪委书记、监委主任向省纪委监委述职。建立健全信息沟通、线索移交、措施使用、成果共享等工作机制,推动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协同协调。持续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完善派驻机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派驻机构考核办法,组织36位派驻(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5位派驻省属高校监察专员向省纪委监委述职。制定实施进一步深化省属企业、省属本科院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意见,深化省属企业纪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开展向省属本科院校派驻监察专员,健全驻省委政法委纪检监察组、省监狱系统内设纪检机构与监狱属地纪委监委协作配合机制。指导督促市县两级完成深化派驻机构改革任务,进一步发挥派驻监督“探头”作用。落实宪法和监察法规定。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要求,制定省监委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和省市县三级监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总体方案。制定实施深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导各地依法派出乡镇(街道)监察机构、组建纪检监察协作区、健全“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织牢织密基层监督网。健全完善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相关制度规定,推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坚定稳妥、扎实有效。一、坚决践行“两个维护”,服务保障发展上有新作为在持续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市纪委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研讨,在持续学思践悟中把握正确方向。在督促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见真章。严格落实省委“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全市上下政令畅通、步调一致,有关工作得到省纪委、市委主要领导批示23次。全市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23件。在激励担当作为促进幸福建设上显温度。协助市委制定出台《关于强化精准问责激励担当作为推进新时代新发展的十六条措施》,把握“五个既要五个又要”原则,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全市共问责党组织3个,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191人,查处诬告陷害行为3起,为72名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直接受理信访举报总量、检控类信访举报总量、检控类初次举报总量实现“三个下降”。二、建立“1234”日常监督机制,精准监督、创新监督上有新突破紧盯“一把手”“关键少数”。召开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工作座谈会,汇编《监督工作实操手册》,制定出台《纪委监委监督党政“一把手”“关键少数”的实施意见》,建立“关键少数”挂钩监督机制,开展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党组和市直部门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通过谈心谈话、精准分析评价、及时处置线索等方式,监督推动“一把手”“关键少数”履职尽责、廉洁从政。夯实“两个责任”。严格落实《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强化协助职责、监督责任、推动作用,协助市委细化完善主体责任清单和建立健全“1+X”监督机制的意见,做好省对市主体责任检查迎检及问题整改工作,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用好党风廉政建设成效评价指标体系,每年年初反馈评价结果,为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提供有力支撑。注重“三个把握”。把握“树木”和“森林”政治生态,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关于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工作的意见》,对各地区、单位政治生态整体情况综合研判、精准画像。把握干部廉政审查的常态,规范管理、动态更新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完善党风廉政征求意见内部审核工作办法,市纪委监委共办理党风廉政意见回复116批832人次(单位),提出暂缓或否定意见11人次(单位)。精准把握政策策略,全市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852人次,第一至第四种形态分别占78.5%、14.2%、2.8%、4.5%。贯通“四个监督”。建立协作联动、精准监督“四级研判”等工作机制,通过整合监督力量、互通问题线索、加强协作配合,形成党风政风监督室牵头抓总、纪检监察室划片作战、派驻(出)机构探头延伸、巡察机构定期体检的监督工作格局。持续推进“制度+科技”信息化监督平台建设,推动监督信息互通、监督结果共享、监督工作协同,运用义务教育阳光招生平台加强招生监督取得明显成效。三、扎实改进工作作风,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上有新成效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质量。做深做细做实监督职责,建立“网格式”精准监督模式,实行“一格五员”管理,市纪委常委带队开展到点督查、蹲点调研,发现问题38个并督促整改落实。对扶贫(惠民)资金拨付、“四个不摘”等重点环节进行“点穴式”监督,对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进行入户访查,对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实行“大起底”“回头看”,严格落实“三个一批”直查快办机制,全市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64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3人。着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突出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十百千”“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专项行动,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开展带信下访157件、化解148件。深入开展“惩腐打伞专项攻势”行动,扎实做好全国扫黑办特派督导反馈问题整改,着力在“伞网清除”“线索清仓”等方面下功夫,共立案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40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40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18人。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15个专项工作,及时公布整治成果。全市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581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03人。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持续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294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11人,市级层面发文、召开会议、检查考核分别比降13.3%、53.7%、35.7%。紧盯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违规吃喝等突出问题从严从快查处,精准纠治隐形变异问题,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217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49人。持续落实“两正两反”通报机制,通报12期24个清风正气典型事例和24起不良习气典型问题。全市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工作,呈现查处问题数、处理人数、党纪政务处分人数“三个下降”,保持严的主基调、减存量遏增量总体趋势、落实精准纠治要求“三个不变”,注重一体推进“三不”、聚焦“一把手”“关键少数”、标本兼治彰显温度“三个更加”的良好局面。四、反腐倡廉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三不”上有新实践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持续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坚决有效惩治腐败,对23名对象采取留置措施进行审查调查。各县(市、区)纪委监委严肃查办了林业局、自然资源局等单位部门“一把手”“关键少数”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市共立案1023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08人,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37人,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全市有13人主动投案。召开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惩腐打伞暨办案工作视频会,严格落实安全办案工作“十严禁”、留置场所值班执勤等制度,做到安全文明办案。积极配合中央纪委、省纪委监委专案工作,确保调查取证、后勤保障等工作稳妥有序进行,得到中央纪委专案组及省纪委监委高度肯定。坚持以案明纪、以案促改。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完善查改一体工作机制,结合专案实际召开“树木”与“森林”政治生态联席会议,督促抓实案后整改,向有关党组织、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84份。运用身边正风肃纪反腐成果,汇编近年党员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拍摄制作警示教育专题片,发挥反面典型警示震慑作用。坚持廉洁育人、涵养正气。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依托市委党校,建设面向全国党员干部的集党性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干部培训及教学研究于一体的“廉政教育中心”。省纪委书记来调研时对我市充分运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廉政教育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丰富廉洁文化载体,打造“一县一特色”新媒体品牌,拍摄制作微视频在省纪委监委“一网一号”刊播,讲好正风肃纪反腐故事。五、发挥巡察利剑作用,市县巡察贯通协同上有新格局高质量推进巡察全覆盖。认真落实市委巡察工作五年规划,紧盯市县巡察全覆盖目标,对尚未巡察的单位进行分析梳理、倒排工期,对进度落后的县(市、区)实行项目化管理推进。市本级组织开展两轮4批次对18个单位常规巡察,分2批次同步对市县两级法院、公安系统开展上下联动、交叉巡察;县(市、区)共对171个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察。市本级、县级巡察覆盖率分别达到89.9%和94.6%。深化拓展对村巡察。全面总结对村巡察全覆盖经验做法,制定出台对村(社区)党组织巡察实施办法及工作流程;各县(市、区)按照“巡乡带村”延伸巡、交叉巡、常规巡开展对村巡察,推动解决群众最急最忧最盼问题。强化巡察成果运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委关于巡视巡察整改工作要求,推动建立分管领导参加巡察反馈机制,落实纪委监委、组织部门分管领导参加巡察反馈,以及派员参加被巡察党组织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制度,传导巡察整改压力。认真配合省委巡视办对我市巡察工作指导督导,规范工作流程,修订完善制度,推动巡察工作高质量发展。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3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自治区党委领导下,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纪检监察工作稳步向高质量发展迈进。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诚履行“两个维护”职责使命以深入的理论武装坚定履职自觉。自治区纪委常委会带头学理论、强信念,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纪检监察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常委会会议及时跟进学习,中心组专题集中学习,各类会议培训分项学习,努力做到学思结合、学用一致。召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落实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校正思想偏差,检视短板不足。围绕一体推进“三不”、以案促改、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等课题开展调查研究,掌握实际情况、尊重基层创造、总结新鲜经验、推广典型做法。以严肃的政治监督维护政令畅通。完善政治监督台账,全程做好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聚焦政府债务化解、生态环境治理、减税降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加强监督执纪问责,跟进监督双语教学改革。全区共立案违反政治纪律案件202件,同比增长129.5%,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50人,组织处理88人。以坚定的使命担当应对疫情大考。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疫情防控监督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全力以赴、上下联动、靠前监督,推动整改问题20191个,发出纪检监察建议230份,推动完善制度536个,运用“四种形态”处理2324人次。加强对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情况的监督检查,全区经济呈现稳步复苏态势。二、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坚持严的主基调,自治区纪委监委立案13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0人,坚决查处了一批厅局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区共处置问题线索34451件,初步核实24924件次,立案10265件,结案10719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435人,移送司法机关641人。对外逃人员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对外逃人员产生了强大震慑。以案促改形成常态。坚持“点”上盯着改,以案压责任,督促案发地区、单位“解剖麻雀”、深挖病根、建章立制,压实以案促改主体责任。坚持“线”上督促改,以案除风险,将案件剖析报告、政治生态分析报告分送同级党委、政府分管领导,推动相关行业、系统深化以案促改。坚持“面”上常态改,以案抓治理,制定《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意见》,协助自治区党委召开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以案示警,强化了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综合效应。办案效能继续提升。制定《关于进一步提升监审分设效能的意见》,强化组团办案、指定异地办案、模块化办案等工作机制,办案方式方法不断优化。坚持高压震慑与政策感召相结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监督执纪执法始终,全区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1588人次,307名干部主动投案,1546人主动交代问题。自治区本级留置场所三期扩建完成,12个盟市36个留置点全部投入使用,留置场所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效;全区新招录看护辅警1138人,看护队伍达到3906人,看护管理能力大幅度提升。三、深化作风建设成果,持续治歪风树新风扬正气坚决纠治“四风”。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区共立案188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927人,组织处理965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258起。深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全区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591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6人,组织处理129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757起。弘扬清风正气。以自治区纪委1号文件印发《关于激励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落实容错纠错、“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严肃查处诬告陷害信访举报行为,为467名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推动基层“清风干部”评选工作,全区共评选19.5万人,并从中选出“十大标兵”,弘扬新风气,传播正能量。四、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坚决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深入整治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聚焦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纪检监察建议指出的煤炭资源领域4类突出问题,坚决对其背后的腐败问题、作风问题、责任问题“倒查20年”。共立案涉煤案件599件869人,其中厅局级干部31人、县处级干部203人,结案40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3人,组织处理687人,移送司法机关78人。制定《煤炭资源领域违规违法问题专项整治移交问题线索追责问责办法》,追责问责1247人。坚持查办案件与追赃挽损同步推进,挽回煤炭资源领域经济损失337.9亿元。坚持标本兼治,协助自治区党委制定《关于规范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配偶参与矿产资源开发行为的规定(试行)》,通过以案促改、巡视整改、专题督查等方式督促涉煤地区部门企业自查自纠、集中整治,完善监管措施,堵塞制度漏洞,推动煤炭产业健康有序发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治理任务顺利完成。全区共立案65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11人,组织处理396人,移送司法机关28人。专项治理3年间,全区共立案309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95人,组织处理2521人,移送司法机关198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1416件,有力保障了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专项治理人防系统腐败问题。深挖彻查人防工程建设、审批、缴费、出租、管理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全区共立案17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4人,组织处理105人,移送司法机关8人,督促追缴易地建设费30.18亿元。严肃查处金融领域腐败问题。全区共立案15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3人,严肃查处了一批金融监管部门和国有金融企业领导干部严重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处原包商银行违纪违法案。全面清扫基层“微腐败”。对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受理的反映乡、村两级干部问题的信访举报深入起底排查、分期交办清扫。梳理交办信访举报7840件,立案1644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104人,组织处理1083人,化解信访问题2685个。五、完善巡视巡察联动格局,不断强化震慑效应深化巡视监督。完成十届自治区党委第七轮、第八轮巡视,对39个区直机关、国有企业党组(党委)开展常规巡视,对14个涉煤的盟市、区直机关、国有企业开展煤炭资源领域专项巡视,对盟市开展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巡视,巡视覆盖率达到87.1%,共发现问题2248个、问题线索1094件。深化巡察指导。实行领导干部包联指导下级巡察工作制度,印发《关于自治区直属机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党组(党委)开展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加强对区直部门、企业巡察机构业务指导。全区共巡察党组织6063个,发现问题5.29万个、问题线索2050件。推动巡视整改。印发《自治区巡视整改工作暂行办法》,对十届自治区党委第一轮至第五轮157个被巡视党组织的巡视整改档案进行全面整理。加强实地督查评估,对第六轮巡视、“点穴式”巡视进行整改督查,对第七轮巡视整改进行巡回督导。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完成整改事项1681个,整改完成率达到80.8%。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4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主动服务全省大局,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坚定稳妥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在推动贯彻落实过程中强化政治监督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省纪委监委把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第一时间传达到省市县纪检监察机关。省纪委常委会围绕总书记赋予的新定位新使命开展专题研讨,开具22条任务清单,组织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跟进监督、全程监督、精准监督。聚焦总书记强调的腐败多发领域专项整治、“一把手”监督、一体推进“三不”等重点任务,组织工作专班,制定专项方案,不断巩固成果、深入推进。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总书记关于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拉条挂账、逐项检查,开展违建别墅、乱占耕地建房等专项整治,坚决查处贯彻落实不力背后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全省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293件373人二、驰而不息纠治“四风”,作风建设成果不断巩固深化强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协助省委出台10条措施,梳理18项负面清单,设立48个基层监测点,深入开展蹲点调研,广泛收集基层意见,督促省直单位带头从自身抓起改起。进一步整治“文山会海”和“督检考”过多过频等突出问题,省级层面发文、开会同比分别减少49.3%、29.2%。大力整治景观亮化工程过度化问题,督促整改工程项目49个。全省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237个,处理2672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97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约法三章”,严肃查处违规收送红包礼金、私车公养、公款旅游等隐形变异问题。深入机关食堂、公共餐饮场所开展监督检查,推动治理餐饮浪费行为。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得到持续遏制,信访反映相关问题同比下降36.3%。三、坚持发现问题和整改落实并重,巡视巡察利剑作用进一步彰显深化政治巡视,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分三轮对82个县市区集中进行巡视,完成对市州、县市区巡视全覆盖,本届省委巡视覆盖率达到88%。以巡视带巡察,加强指导督导,促进上下联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拓展,市县两级巡察覆盖率分别达到95%和91%。省委印发指导意见,稳妥有序推进省直单位内部巡察。加强巡视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协作配合,与组织、宣传、机构编制、审计、统计等部门协调联动,健全巡视整改日常监督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动边巡边查、边巡边改,1355名干部因巡视发现问题被严肃查处。压实市县党委巡视整改责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交办立行立改事项1099件、信访件2.8万件。四、贯通落实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监督体系更加协同高效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制定省纪委协助省委落实主体责任、履行监督责任和自身建设主体责任“三张清单”,督促各级党组织抓早抓小,抓实日常监督。全省运用“四种形态”处理67756人次,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92.2%,实现监督执纪由“惩治极少数”向“管住大多数”拓展。省纪委出台委托党委(党组)谈话工作办法,委托党委(党组)书记谈话55人次,推动落实主体责任。全面开展政治生态评估,统一建立电子廉政档案,严把廉政意见回复关。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在省管企业、省属本科高校设立监察专员,向省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市州监委向38个管理区、产业园区派出监察工委或监察专员,县市区监委向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进一步推进监察全覆盖。建成全省纪检监察系统检举举报平台。针对线索管理、指定管辖、审查调查措施使用、涉案财物管理、案件移送等问题,完善制度机制,促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五、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治理腐败效能明显提升坚持有腐必惩、有案必查。突出对“一把手”和重要岗位领导干部腐败案件的查处,强化震慑效果。深挖“提篮子”“打牌子”“拉款子”等问题,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全省立案22792件、结案21621件、处分20446人,其中省管干部47人。始终将“打伞破网”的凌厉刀锋直指黑恶势力背后腐败问题,全省查处173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28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13人。省纪委监委连续两年获评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持续开展“天网”行动,追回外逃人员7人,追回赃款1.04亿元。不敢腐的震慑效应进一步显现,全省主动投案、主动交代问题人数大幅增长,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明显下降。系统治理工程招投标等领域突出问题。督促职能部门加强标前、标中、标后全方位监管,推进招投标全流程电子化和远程异地评标。运用大数据查找“陪标专业户”“标王”和职业围标团伙等问题线索,推动对工程领域违规违法犯罪问题深挖彻查,全省公安和行业监管部门查处案件数同比增长164%。推动相关部门严惩失信行为,将包括行贿人在内的211名对象列入“黑名单”,并予通报曝光、联合惩戒。开展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查处234人,追缴资金10.7亿元。认真做好案件查办“后半篇文章”。坚持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扎实推进以案促改,全省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2660份,有效推动建章立制。加强廉政教育,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对近三年受到处分的党员干部开展回访,编发严重违纪违法党员领导干部警示录,制作警示教育片,以案明纪、以案说法,引导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廉洁治家。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5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自治区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纪委监委和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效。一、真学深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实际行动践行“两个维护”以科学理论引领理想信念。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创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真正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筑牢对党忠诚的思想根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上来,进一步增强以高质量纪检监察工作服务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以政治监督保障政令畅通。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守好“三条生命线”、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等自治区重大战略任务,跟进监督、精准监督、做实监督,发现并推动整改问题1939个,推动“两个维护”成为自觉。扎实开展人防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治理,监督推动职能部门开展违建别墅、“挖湖造景”、冒名顶替上大学、盲目合村并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专项清查整治,加强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监督检查,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处分违反政治纪律党员30人。“暗狗Lite”微信公众号独家收集——含此水印的其他平台上传均已被骗,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不再难(微信:xaddxh)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力提升脱贫攻坚决战质量。深入贯彻中央纪委加强扶贫领域专项治理指导意见,召开两次贫困县(区)纪委书记工作例会,自治区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深入联系县(区)蹲点调研,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尽锐出战、精准施策,推动严格落实“四个不摘”政策、扎实开展“四查四补”工作,有力保障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推动线索清仓、问题清零。专项治理开展3年来,共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30起,处理1404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775人,移送司法机关27人。坚决有力维护群众切身—利益30。—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暗狗Lite”微信公众号独家收集——含此水印的其他平台上传均已被骗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不再难(微信:xaddxh)践活动,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认真梳理分析近两年来信访举报、监督检查、巡视巡察、专项审计发现的问题,拓宽线索来源,精准有力处置,全区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305件,处理483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26人。结合政法领域教育整顿,持续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区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508件,处理104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843人(其中区管干部29人),移送司法机关58人(其中区管干部5人),取得了“打伞破网”的重大战果。集中优势兵力加强重点案件攻坚,中央督导组交办的“8+1”案件(线索)和209件督办件、1807件一般问题转办件以及全国扫黑办交自治区纪委监委直查直办的55件线索全部办结。三、锲而不舍纠治“四风”,推动化风成俗、形成习惯巩固深化作风建设成果。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开展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专项监督检查,既聚焦树倒根在、禁而未绝的老问题,又盯住花样翻新、隐形变异的新动向,对顶风违纪问题严查严处,坚决防止反弹回潮。全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32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25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86人,自治区纪委监委对24起典型问题公开通报曝光,持续释放越往后越严的强烈信号。大力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提高政治站位,深入整治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仅限学习交流,请勿抄袭和出售违规向基层摊派任务、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突出问题,加强对为基层减负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推动形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鲜明导向。严肃纠治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对擅离职守、推诿扯皮、有令不行、瞒报漏报等行为严查快处,督促市县党委和政府加强统筹,减少重复统计事项,确保基层党员干部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全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78起,处理141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3人。四、准确把握政治巡视定位,充分彰显巡视利剑作用聚焦政治监督推进巡视全覆盖。持续深化政治巡视,把“探照灯”聚焦在被巡视党组织的政治立场和政治生态上,完成3轮对32个部门(单位)党组(党委)的常规巡视,同步检查选人用人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共发现“四个落实”方面问题1220个,移交反映领导干部问题线索56件,向自治区党委和政府提交专题报告8份,十二届自治区党委巡视全覆盖完成率82.1%。对9个县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发现扶贫领域问题229个。深化巡视整改维护巡视公信力。制定加强巡视整改工作的意见,建立巡视发现问题“四个责任”清单,压实被巡视党组织整改主体责任及纪检监察机关和组织部门日常监督责任,推动全面整改、系统整改、彻底整改。对中央第八巡视组反馈意见未按时限完成整改事项进行集中督办,全部限时办结,切实“暗狗Lite”微信公众号独家收集——含此水印的其他平台上传均已被骗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不再难(微信:xaddxh)维护中央巡视权威;对自治区党委前八轮巡视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组织全面自查和抽查督导,推动整改“见底清零”。加强巡视巡察联动形成新格局。强化统筹协调,加强上下联动,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巡视巡察监督工作格局。出台《关于区直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开展巡察工作的实施意见》,为区直机关规范开展内部巡察提供政策依据。对9个县(区)党委巡察工作开展专项检查,通过派员跟组、现场教学、集中辅导等方式加强对下指导,不断提升巡察工作规范化水平。全区共完成对403个部门(单位)常规巡察,延伸巡察村(社区)937个,发现“三个聚焦”方面问题4572个、脱贫攻坚方面问题189个、问题线索222个。五、切实履行监督基本职责,推动“两个责任”贯通协同、形成合力压紧压实管党治党责任。坚决扛起全面从严治党协助职责和监督责任,协助自治区党委对全面从严治党年度任务进行分工并监督落实,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跟踪督办,坚持信访举报、党风政风监督、监督检查和审查调查工作季度分析制度,精准研判全面从严治党形势,督促各级党组织细化全面从严治党“三个清单”,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严肃责任追究,全区共查处落实“两个责任”不力问题246个,处理317人,给予党纪处分57人。精准精细履行监督职责。出台纪律监督、监察监督、派驻监督、巡视监督统筹衔接实施办法,建立“四项监督”信息、力量、手段、成果等资源共享机制,打通各类监督内在联系,实现同向发力。完善政治生态分析研判评价机制,动态更新党员领导干部廉政档案,通过列席党委(党组)会议、指导民主生活会、实地监督检查、受理信访举报等形式,把监督寓于被监督单位日常工作,全区纪检监察机关约谈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1197人次,回复组织部门党风廉政意见7.6万人次,提出暂缓或否定性意见472人次,推动党员干部习惯在受监督环境中工作生活。稳步推进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和推广应用工作,着力提升问题线索处置质效,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7891件次,其中检举控告7390件次,初次举报5794件次。实事求是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党员干部12885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函询、提醒批评10443人次,占81.1%;运用第二种形态给予轻处分、组织调整1781人次,占13.8%;运用第三种形态给予重处分、职务调整412人次,占3.2%;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严重违纪违法、触犯刑律的249人次,占1.9%,其中涉嫌职务犯罪、移送检察机关73人。严管厚爱激励担当作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执纪执法全过程,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综合考虑事实证据、思想态度、纪法标准,坚持实事求是,精准作出处置,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出台《关于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推动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意见》,进一步厘清政商交往边界、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坚持严管厚爱结合、激励约束并重,落实容错纠错机制,做到“三个区分开来”,精准规范开展问责,教育回访受处理处分干部2722人次,为238名受到失实举报干部澄清正名,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保护干事创业积极性。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6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正确领导下,在自治区党委重视推动下,全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进一步巩固发展,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在学思践悟中坚定正确方向。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突出位置,作为自治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理论学习核心内容,系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反复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职能职责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在学思践悟中把握“国之大者”,掌握科学立场观点方法,坚定正确政治方向。在落实决策中强化政治监督。站在“两个维护”政治高度,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开展清单式、常态化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盯住不放,一改到底。统筹抓好专项整治工作,对生态环境领域突出问题整改全面“回头看”,持续抓好林草系统净化政治生态专项整治。旗帜鲜明严肃党的政治纪律,依规依纪依法查处党员干部队伍中的“两面人”“两面派”,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二、全力保障脱贫攻坚胜利收官,整治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扎实有效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治理。坚持一手促脱贫、一手防返贫,实施决战决胜专项行动,坚持自治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直接联系指导贫困县专项治理工作、贫困县市纪委书记工作例会等机制,推行四级纪委书记遍访制度,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巡回督查指导。整合监督资源,推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央纪委国家监委调研反馈和主题教育检视等问题集成整改、一体整改。坚持扶贫领域问题线索动态清零,严肃纠治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等作风问题,严厉查处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纪违法行为。全区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71件,处分2059人。坚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紧盯民生领域“微腐败”、惠民政策“绊脚石”,在教育医疗、食品药品、公共服务等领域开展19个方面专项整治,督促落实援企、减负、稳岗、促就业等政策措施,推动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惩腐打伞”工作,对重点案件全程督办,实现线索清仓、案件清结、伞网清除。全区查处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1985件,处分1846人;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98件,处分141人。三、落实落细监督职责,执纪执法更加精准有效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紧盯“关键少数”和关键岗位,制定《自治区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向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办法(试行)》,实行纪检监察机关报告党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重要情况,以及领导干部插手干预重大事项记录、报告制度。参加地州市、部门、单位民主生活会,跟进了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践行“两个维护”、履责用权等情况,对一般性问题面对面开展同志式谈心谈话,对严重违纪违法问题坚决查处。协助党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问责党组织33个、党员领导干部1183人。织密日常监督网络。坚持派员参加下级党组织重要会议,每半年开展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加强日常走访,及时发现和纠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建成检举举报平台和信息化监督平台,信访举报处置效能明显提升。加大谈话函询及结果抽查核实力度,规范纪检监察建议工作,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开展谈话函询23003人次,发出纪检监察建议1925份,回复党风廉政意见547895人次。强化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的监督,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深化运用“四种形态”。精准把握政策策略,统筹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做到纪法情理贯通融合,推动“四种形态”从监督执纪向监察执法有效拓展。全区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79502人次,各形态分别占60.9%、29.5%、5.7%、3.9%。对各级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情况跟进监督指导,及时反馈问题并督促落实。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为158名党员、干部容错纠错和澄清正名。做好受处分人员跟踪回访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其卸下包袱、积极工作。四、不断深化巡视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彰显坚守政治巡视职能定位。充分发挥政治监督、政治导向作用,聚焦“两个维护”,着力发现和推动解决在落实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方面存在的责任、腐败、作风问题。完成3轮对59个党组织的巡视,实现届内巡视全覆盖的88.64%。加强对巡察工作的指导督导,地县两级党委和15家开展巡察试点的自治区部门单位党组(党委)完成对6035个党组织巡察。全力配合中央第六巡视组开展工作,用好第五巡视指导督导组帮带成果,健全完善制度、规范运行流程,巡视巡察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推动巡视整改落地见效。压实巡视整改主体责任和日常监督责任,选择10个地方、单位和企业开展巡视整改专项督查,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加大巡视移交问题线索办理力度,巡视问题综合整改率达96.97%。对上届党委巡视整改落实情况全面督查,对巡视整改态度、措施、成效等作出评价。综合运用巡视巡察成果,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建章立制、堵塞漏洞、防范风险,巡视监督治本功能进一步发挥。五、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化风成俗、成为习惯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违规向基层摊派任务、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在推动党中央为基层减负要求落实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区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5516件,处分3064人,持续释放越往后盯得越紧、执纪越严的强烈信号。坚决纠治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区开展专项监督检查。紧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和县乡基层,严查违规收送礼品礼金、公款吃喝、发放津贴补贴、配备使用公车等问题。全区查处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1507件,处分1507人。针对反复出现、普遍发生的突出问题,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认真检视责任短板、监管盲区、制度漏洞,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有效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7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各项工作稳中有进、坚定稳妥、扎实有效,为全市“十四五”开好局提供了坚强保证。一、突出政治建设,自觉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聚焦学懂弄通做实强化理论武装。省纪委常委会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第一卷、第二卷录贯通起来学习,发挥领学促学作用,带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学思践悟、真信笃行,在学懂弄通做实上持续深化、巩固拓展,不断提高理论素养、政治素养。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跟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三四八”贯彻落实机制要求,结合职能职责抓好落实。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省纪委监委班子成员牵头开展10项重点课题调研,推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筑牢谋事之基、把握成事之道,更加科学精准地履行职责。着眼具体化常态化强化政治监督。研究提出“见人见事”抓监督的工作思路,制定《关于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常态化的指导意见》,推动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把握政治监督的总体要求、监督内容、工作措施。紧扣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打好三大攻坚战、深化改革开放、粮食安全、防汛防台风等决策部署加强监督检查,有关工作得到中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领导同志的批示肯定。从政治高度考量审视,精准作出处置,实现政治效果、纪法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违建别墅、违法占用耕地、安全生产、减税降费、统计领域数字造假等问题加强监督执纪执法,保障政令畅通。全省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72件,处分213人。二、突出人民立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着力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制定深化“四访”活动的实施意见,推进“十百千”“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专项行动,各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信下访,推动化解“多年、多头、多层”信访举报积案1579件,化解率90.5%。巩固深化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工作成果,督促16个省直部门牵头整治教育、医疗等18个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公布整治情况,接受群众监督。全省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4385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576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528人。着眼治本目标,深化“蹲一点带一片”调研督导,组织开展“惩腐打伞专项攻势”行动,在全国率先出台“惩腐打伞”常态化“五项机制”,完善与执法司法机关的协同协作机制,确保长效常治,相关做法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全国扫黑办信息刊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转发全国学习借鉴。全省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463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47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80人。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重点持续纠治“四风”。保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和我省实施办法力度,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针对各级反映强烈的“填表抗疫”问题开展整治,督促省直有关单位精简合并报表;设立基层联系点,建立“直通车”机制,动态掌握、及时纠治困扰基层的形式主义问题,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709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71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080人。紧盯重要节点,“全覆盖”明察暗访,严查滥发津补贴或福利、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吃喝等易发多发问题以及收送电子红包、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深化整治领导干部利用名贵特产、特殊资源谋取私利问题。全省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558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015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205人。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围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加强监督执纪,督促强化监管,推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强化新风正气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政绩观,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三、突出监督质效,推动“两个责任”一体履行层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贯彻党中央关于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强化协助职责、监督责任、推动作用,协助省委制定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建立健全“1+X”监督机制的意见,组织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在监督检查审查调查工作中,实践探索“四强化四着力”,发挥好党委(党组)对反腐败工作全过程领导作用。坚持权责统一、失责必问、精准问责,全省共问责党组织89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1814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监督。制定《关于加强对设区市和综合实验区“关键少数”政治监督的实施方案(试行)》,探索构筑“分级分类、责任到人”的“一把手”监督网络,通过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运用大数据思维对监督对象精准画像,通过参加会议、查阅资料、谈心谈话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组织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市县党政“一把手”严重违纪违法案件进行分析,针对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创新监督理念、明晰监督责任、完善监督举措,确保权力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精准把握政策策略,全省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8654人次,第一至第四种形态分别占77%、15.7%、3.2%、4.1%。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做好跟踪回访和思想政治工作。完成检举举报平台主体工程建设,建立“周、月、季、年”信访举报综合分析制度,深入掌握政治生态,为省委决策提供参考,对信访举报量增幅较高的地方及时发函提醒。运用信息化手段,督促完善扶贫(惠民)资金在线监管平台、建设工程领域招投标在线监管平台,加强对土地回购、土地变性、PPP模式应用、国有企业混改、工程建设及物资采购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完善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不出人情意见、不出矛盾意见、不搞突击了结,严把政治关、品行关、作风关、廉洁关。四、突出改革创新,提高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水平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修订《监察体制改革业务运行制度框架》,在法治框架内稳中求进推进反腐败斗争,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依法治国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出台《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能职责保障民法典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试行)》,规范执纪执法行为。根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安排,启动各级监委向本级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制定总体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开展专题调研,依法有序推进报告工作。深化派驻机构改革,召开工作座谈会,强化统一管理,督促规范履职。推进省属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指导各地开展市县两级国有企业和有关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加强规范化法治化建设。认真贯彻检举控告工作规则,出台相关配套制度,推动依规依纪依法处理检举控告。严谨规范开展函询工作,防止搞有罪推定、搞穷追猛打式的一函再函。严格履行初核报批程序,防止任性用权。推进审查调查标准化建设,初步形成“四个一”标准化体系,推广应用审查调查流程标准化仿真模拟系统,增强治理腐败效果。加强审理规范化建设,科学定性量纪,一把钢尺硬到底。严格贯彻落实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察机关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主动对接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完善监督执纪执法程序,修订纪检监察机关与公检法机关加强情况通报和案件移送、与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衔接等意见,进一步促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五、突出政治巡视,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利剑作用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全面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聚焦党委(党组)职能责任,坚持“四个对照”监督标准,深化政治巡视。加强巡视巡察机构与纪委监委监督检查室、派驻(派出)机构协调协作,建立健全与组织、宣传、审计、信访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机制。坚持常规巡视与专项巡视相结合,完成第七至九轮对市县、省直单位、高校等96个党组织的巡视,全覆盖率达到90%。深化巡视整改和成果运用,从第七轮巡视开始,巡视县(市、区)的反馈意见以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名义函送设区市党委主要负责人,传导整改压力。建立健全整改进展情况会商机制与管理台账,集中公开每轮巡视整改情况。坚持巡视监督与巡察监督联动。一体谋划、部署和推进巡视巡察工作,深化提级、交叉、联动等巡察方式创新,市县巡察全覆盖率达到98.6%。用好中央巡视工作指导督导试点成果,完善巡视巡察工作制度体系,采取节点跟进方式,实现对设区市和平潭综合实验区巡察指导督导全覆盖。推动巡察向村级党组织延伸,因村施策、分类推进,发现并推动解决一批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指导部分省直单位党组(党委)设立巡察机构、开展巡察工作。六、突出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持续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坚决有效惩治腐败,有腐必反、有案必查,全省共立案审查调查11249件,其中厅级干部案件52件,处级干部案件294件,处分10758人,移送检察机关318人;省纪委监委共立案61件,严肃查处了省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涂慕溪,南平市人大常委会原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武勇,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原副巡视员刘乔陆,漳州市政协原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柳建聪等省管干部案件。积极配合中央纪委专案组查办张志南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全省有257人主动投案。强化审查调查安全,做到思想重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方式方法把握到位。深入开展“追赃工作年”活动,全省共追回外逃人员70人,其中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14人,追回赃款约4.01亿元。增强一体推进综合效应。把“三不”作为有机整体,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同向发力。做深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针对监督检查、审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向有关党组织、单位发出纪检监察建议书1653份,推动发案地方和单位建章立制2559项,堵塞制度漏洞,推动个案查处向修复净化政治生态转化。紧紧围绕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建立健全“五个一”常态化宣传机制,提升“一网一号”品牌效应,汇编出版《脱贫攻坚日记》,巩固拓展“一镇一孝廉”创建成果,宣传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策划的系列微视频荣获多项全国性表彰,讲好正风肃纪反腐的故事。用好警示教育基地和《魂兮归来》等警示片资源,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联合省委党校开发警示教育实训课程,引导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廉洁治家。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8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稳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为全市“十四五”开好局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坚持把群众期盼作为工作出发点,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是认真解决群众信访举报问题。坚持一月一调度,推动问题线索存量清零、增量随清。建成检举举报平台,规范高效处置群众举报。集中化解“三多”信访积案,推动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全市共接受检举控告4956件次,同比下降36%。二是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问题,坚决纠正验收评估中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问题,查处问题78件,党纪政务处分61人。三是认真开展民生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对市委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跟踪监督,查处问题137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72人,追缴医保领域资金8600余万元。开展非法采砂领域问题专项治理,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21人。二、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协同高效监督机制一是积极发挥协助职责。主动向党委(党组)报告政治生态研判、日常监督等情况,为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发挥主体作用提供有效载体,协助开展提醒谈话9576人次,组织约谈758人次,诫勉谈话1178人次。制定《关于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同级监督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关于加强派驻机构对驻在部门党组(党委)“一把手”及其他班子成员监督工作的意见(试行)》,着力破解对“一把手”监督和同级监督难题。督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认真执行党内谈话等制度,就疫情防控、大气污染防治中失职失责问题,提请市委约谈8个单位“一把手”、提醒谈话17人次。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市纪委监委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784人次。二是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对下级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提名考察人选严格把关,否决不适宜担任相应职务人选。探索实行县(市、区)纪委常务副书记异地任职,对4个市辖区纪委常务副书记进行交流任职。对涉及乡科级“一把手”等重要问题线索,市纪委提级办理、指定管辖,共提级办理70件、指定管辖154件,党纪政务处分176人。三是加强派驻机构建设。完善派驻机构工作机制,坚持做到“五个同”,即“人员选配同考量、工作任务同部署、监督检查同推进、目标绩效同考核、经费物资同保障”;制定派驻机构职责清单、任务清单,一月一报告、一季一通报。市县派驻(派出)机构共处置问题线索917件、立案247件、党纪政务处分251人,分别是去年同期的2.9倍、2.71倍、2.9倍。四是推进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加强与审判、检察、公安、审计等部门协调配合,相互移送问题线索53件。与市法院、市检察院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协作配合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指定管辖协商等4项工作机制,协商市检察院指定管辖案件31件,移送检察机关案件90件,与市法院沟通案件36件,法法衔接质效进一步提升。三、发挥专责监督作用,推动权力规范稳慎运行一是做实日常监督。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的监督,开展为期1个月的明察暗访,发现落实主体责任不力方面问题12个,督促限期整改到位。精准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2933人,第一、二、三、四种形态分别占比66.8%、28%、3.1%、2.1%,前两种形态占比94.8%。对党的十八大以来查办的4077件案件开展专项检查,坚决防止和纠正处分执行不到位问题。二是深化包联监督。委包联领导奔赴田间地头、生产一线,及时发现和推动解决问题。参加联系地区和部门民主生活会,带队下沉开展政治生态谈话,两次同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负责同志面对面谈话,掌握情况、把脉问诊,为全市政治生态精准画像。三是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坚持以“四个干(谁来干、怎么干、干什么、干得怎么样)”机制为抓手、“两个规范化(硬件规范化、软件规范化)”建设为核心,聚焦乡镇改革后下放的综合行政执法和审批权力,发挥乡镇纪委一线监督作用,确保权力真正“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全市乡镇纪委共处置问题线索4339件、立案1110件、党纪政务处分1086人,同比分别增长29.2%、4.1%、2.2%。市县纪委监委收到来自乡村两级初次检举控告同比下降37.8%。四、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一是深入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紧盯元旦春节等重要时间节点,聚焦违规吃喝、公款旅游等易发多发问题,严查隐形变异、反弹回潮,查处问题241件,党纪政务处分249人。二是严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严格落实改进文风会风、调研检查、督查考核、公务接待等制度规定,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正负面清单。坚持从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抓起,以上带下,深入治理上级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查处问题143件,党纪政务处分137人。三是开展作风纪律专项整顿。对违规收送礼品礼金消费卡问题开展集中治理,全市12余万名行使公权力人员签订承诺书。开展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专项行动,对违规使用办公用房问题集中清查,查处问题11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1人。五、深化政治巡察,有效发挥巡察利剑作用一是稳步推进市县巡察。对照“三个聚焦”,结合实际细化监督内容,推动政治巡察具体化。开展两轮市委巡察和市县联动巡察,巡察市直单位17个、乡镇(街道)27个、政法系统单位31个,各县(市、区)委巡察乡科级单位499个;反馈问题3311个,移交问题线索844件,党纪政务处分105人。全面推进对村巡察,巡察村级党组织2453个,发现问题线索765件,党纪政务处分89人。市委巡察、县级巡察、对村巡察覆盖率分别达到89%、92%、90%。对全市198个乡镇(街道)实现巡察全覆盖。二是突出重点开展专项巡察。对市县133个重点单位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开展专项巡察。协同配合省委专项巡视,市县两级对地下水超采等4方面专项治理工作同步开展专项巡察。三是扎实推动巡视巡察整改落实。把巡视巡察整改情况纳入纪委监委日常监督内容,持续跟踪督办。完善主管市领导齐抓共管、巡察整改和问题线索联合研判等制度,开展巡察整改“回头看”,推动反馈问题整改到位。四是加强巡察规范化建设。全面接受省巡察工作指导督导,调整充实巡察人才库人员,修订实务操作等制度47项。完善巡察机构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等部门巡前、巡中、巡后协作配合机制。把县级巡察工作纳入市委对县(市、区)委实绩考核内容,开展对县巡察指导督导,健全市县巡察机构工作会商、沟通和研判制度,提高县级巡察工作质量。六、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提高反腐败效能一是精准处置问题线索。依托案件信息管理子平台,实现问题线索全过程有效管控,问题线索处置精准度进一步提升。建成市级电子数据调查实验室,为案件迅速突破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对党的十八以来不收敛不收手,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仍不知止、胆大妄为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075件,党纪政务处分4193人,其中市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县处级干部案件108件,分别同比增长6%、14.1%、68.8%,留置37人。三是做实“后半篇文章”。召开全市领导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20件;发放纪检监察建议书678份,以案促改、以案促建;督促指导案发单位党委(党组)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跟进拍摄警示教育片,持续拓展市廉政教育中心作用,92批次4100余人走进中心接受教育。对1320名受处分人员开展回访,激励干部重拾干劲、担当作为。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9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市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上率下,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政风呈现新气象,政治生态持续向好。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围绕中心大局,纵深推进正风肃纪反腐,为全市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聚焦“国之大者”,践行“两个维护”更加坚定自觉始终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学思践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切实做到“两个维护”。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制定持续修复净化政治生态25条措施,确保走深走实;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落实市委“1234”工作思路等强化政治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问题的人和事;深化巡视巡察反馈意见整改,8名市领导牵头整改49项具体任务,党内政治生活庸俗化等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推动建立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会商会审办法等相关制度,有效解决假招商、招假商问题。围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监督。严明纪律要求,开展明察暗访,发现并督促解决物资采购不规范、15个核酸检测实验室建设滞后等突出问题,精准审慎问责267人,协调帮助重点企业复产、重点项目复工;认真落实省纪委监委关于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八条措施,开展专项监督,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二、树牢为民理念,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有效整治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监督检查“四个不摘”政策落实情况,巩固脱贫成果;督促主责部门全面清理2017年以来立项建设的扶贫项目;全面起底扶贫领域问题线索;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0起、处分79人。创新开展“人民阅卷行动”,建立干部联系服务群众、乡镇(街道)主要领导“面对面”接访、村头(街头)问政“三大机制”,组织4.7万名党员干部参与包联,开展“面对面”接访,召开“问政坝坝会”,收集并督促解决“问题楼盘”“共享单车一收了之”等一大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全市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总量、中省纪委转送件分别下降13.9%、30.9%。管好用好社保卡“一卡通”监管平台;播出“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推动解决一大批实际问题;严肃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615起、处分484人。推动“线索清仓”“伞网清除”,查处涉黑涉恶案件和“保护伞”问题78件、处分64人、移送司法机关6人。三、保持恒心韧劲,作风建设常态化、见实效巩固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聚焦滥发津补贴、设立“小金库”等问题集中开展两轮专项检查,专项清理超发绩效奖问题,严肃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75起、处分199人。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58个窗口服务单位和3个园区的服务质量、办事效率等开展测评,“一对一”交办并督促整改反映问题;紧盯老问题和新表现,查处问题126起、处分70人。四、深化体制改革,制度优势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优化调整内设机构。配强监督执纪执法力量,增设纪检监察室。深化派驻(出)机构改革。调整派驻机构设置,优化派驻机构监督范围,促进派驻监督均衡发展、形成合力;充实市直机关纪检监察工委力量,派驻机构查办案件审理质量有效提升。督促加强部门机关纪委建设。指导设置专职机关纪委副书记,制定工作责任清单和程序规范。推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严格执行监督执纪工作规则、监督执法工作规定,严把事实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五、坚持标本兼治,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巩固发展保持高压态势。全市立案1310件、结案1220件、处分1120人,立案查处县处级干部39人;留置54人,移送司法机关47人。扎实开展系统治理。部署开展“4+2”系统治理和粮食系统专项查处行动,立案351件、处分268人,收缴违纪违法款7300万余元;坚持边治边改边规范,推动制定完善工程招投标“七个一律”等制度规范。做实“后半篇文章”。督促案发地(单位)严格落实专题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制度,同步开展处分决定宣布与警示教育;回访教育受处分人员,为处分期满的干部出具可不影响提拔任用或进一步使用的意见;为受到不实举报的干部澄清正名;强化正反典型教育,组织拟提拔领导干部考规考纪,常态化组织全市党员干部到市廉政教育展厅接受教育,拍摄《被“拆”毁的人生》《亮剑》《围猎》等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六、突出政治定位,巡察利剑作用充分彰显加强协作配合。积极配合省委巡视办圆满完成中央巡视办委托调研课题;联动专项巡察,省委第九巡视组专项巡视政府采购工作期间,市、县两级组建14个专项巡察组同步联动巡察;指导县(市、区)对2017年以来实施的扶贫项目全覆盖巡察。推进常规巡察。开展五届市委第七轮、第八轮巡察;开展巡视巡察整改“回头看”,加强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开展提级巡察。有效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对经开区的8个乡镇(街道)开展提级巡察。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0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深入推进正风肃纪反腐,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一、持之以恒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在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中坚定政治方向。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学习,引领带动全系统一体学习贯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结合起来,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制定“两方案”“两计划”,健全上情下达、督查督办机制,推动贯彻落实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确定9个重点课题由市纪委监委领导班子成员牵头开展调研,制定15项法规计划任务,以调研破解难题,以制度规范工作,推动纪检监察工作迈上新台阶。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中强化政治监督。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落实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协助市委开展“回头看”,持续深入肃清流毒,确保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落地生根。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科技创新、深化改革开放等决策部署跟进监督,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加强监督执纪,集中开展人防、供销领域腐败治理,深入开展政法系统防止外部和内部人员干预过问司法“三个规定”执行情况调研监督,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查处违反政治纪律的党员干部95人。全力支持配合中央第十二巡视组工作,对移交的问题线索优先办理,加大典型案件查办力度。认真核查第二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移交的责任追究问题,并督促问题整改。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将意识形态工作情况纳入执行党的纪律的监督检查范围,切实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出台新时代纪检监察机关强化政治监督的意见,明确8项监督重点和15项具体措施,健全发现问题、矫正纠偏、查处问责、以案促改机制,提升监督的精准性实效性。二、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严明纪律和优良作风保障工作开展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突出问题,配合市委办公厅出台持续为基层减负的具体措施,对典型问题挂牌督办、严肃问责,查处数据每月向社会公开,持续释放强烈信号。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75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65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441人,通报曝光246起。出台发挥纪检监察机关职能作用服务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意见,依法平等保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坚决整治政策落实“中梗阻”、服务企业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重要指示精神,强化监督执纪,推动形成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专题警示教育会,督促厉行节约、过紧日子。用好党风政风监督大数据平台,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坚决防范和查处私车公养等享乐奢靡隐形变异问题,对顶风违纪的从严查处。全市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976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468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0人。编印《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30问(第三辑)》,消除“模糊地带”,为基层提供政策参考。加强新风正气宣传教育,涵养优良作风。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立“以案四说”“以案四改”长效机制精准有力惩治腐败。坚决减存量、遏增量,市纪委监委机关定期开展问题线索大起底、大会考,实行“亮灯”式督办。聚焦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的两面人。紧盯医疗卫生、工程建设、金融等重点领域,查办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分子。加大国企领域反腐力度,深化市属国企监督执纪专项行动。坚决惩治司法领域腐败,查处执法违法、知法犯法典型案件。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一体推进追逃防逃追赃,召开反腐败协调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清理整治市属国企“一人多证”问题。市纪委监委立案审查调查市管干部40人;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3791件,处分3786人。“天网行动”追回外逃人员9人。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聚焦人民群众最急最忧最盼的问题,深化拓展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各区县分别开展困难群众救助帮扶责任落实不力、教育资助政策资金截留克扣、医疗机构内外勾结欺诈骗保等9个专项治理。全市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865件,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30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77人。督促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扎实开展“伞网清除”行动,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10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0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40人。打好“以案四说”“以案四改”组合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以案四说”,做实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督促指导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大会,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汇编严重违纪违法领导干部警示录,制作《侵害国企利益的“蛀虫”》《步步失守的“一把手”》等警示教育片,举办警示教育巡回展,命名授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教育引导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立德尽责。全市开展“以案四说”1.45万场次,运用案例5256件次,受教育107.55万人次。通过警示教育,全市35名党员、干部向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232人主动交代问题。加强“以案四改”试点工作指导督导,组织召开推进会,深入总结国企、医疗卫生、扶贫资金及项目招投标、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等4个方面试点经验,协助市委出台“以案四改”实施意见,在全市推开。把“说”与“改”贯通起来,从审查调查一开始及全过程都强化“促改”意识,以案件剖析、纪检监察建议促进“以案四说”“以案四改”贯通融合,把治理、监管、制度、作风等深层次问题改到位,实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四、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巡察,完善巡视巡察工作格局稳步推进巡视巡察全覆盖。牢牢把握政治巡视巡察内涵,坚持问题导向,纠正政治偏差,重点发现和推动解决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坚决、履行职责使命不到位、推进重大改革和重点工作不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到位不到底、执行纪律作风要求不严格等突出问题。坚持有形覆盖与有效覆盖相统一,组织开展五届市委第六轮、第七轮巡视,对62个市管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同步开展选人用人和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专项检查。五届市委巡视全覆盖率达76.7%,区县巡察全覆盖率达84.3%,延伸巡察村(社区)全覆盖率达96.2%。健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贯通融合机制。坚持巡视巡察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召开全市巡视巡察工作会,贯彻落实中央新部署新要求。出台加强区县党委巡察村(社区)党组织工作的指导意见、市级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7+1”报备制度,实现区县党委巡察工作专项检查全覆盖,促进巡察工作规范化。深入开展巡视带巡察,统筹安排12个区县进行异地交叉巡察,推动相关区县对规划、法院、医保等领域同步巡察。健全完善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财会、政法等单位的协作配合机制,促进巡视巡察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我市巡视巡察上下联动、贯通融合的经验做法,在全国巡视工作会上作交流发言。深化整改落实和成果运用。健全巡视整改工作机制,坚持巡视情况“双反馈”“双通报”“双公开”,召开巡视整改情况专题汇报会议,将巡视整改情况纳入班子年度综合考核,压紧压实整改责任。充分发挥“三方联动”机制作用,出台巡视整改成效综合评估暂行办法,集中力量对第四轮巡视的22个单位开展整改成效综合评估,深入6个单位开展巡视整改情况蹲点调研,向市委报送巡视整改工作情况报告。对巡视发现的8个系统性、领域性典型问题,集中交办、专项整治,促进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健全制度。五、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一贯到底,严格精准监督执纪问责推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和市委分工方案,强化协助职责、监督责任、推动作用,全面审核评估市管领导班子履行主体责任情况,就治理工程建设、质量检测、金融信贷等领域腐败提出建议。做细做实日常监督,加强和规范谈话函询工作,加大抽查复核力度。贯彻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精准规范受理办理信访举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接收信访举报36633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18608件次,初次举报15966件次。严把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关,市纪委监委回复1295人次。坚持规范问责、精准问责,全市共问责党组织71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1225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坚持抓好“关键少数”带动“绝大多数”,开展“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课题调研,完善对各级主要领导干部监督制度和领导班子内部监督制度。列席监督有关市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深入了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践行“两个维护”、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约谈领导班子成员、重点岗位人员1.36万人次;立案审查调查“一把手”204人。精准运用“四种形态”。准确把握政策策略,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做到纪法情理融合。依纪依法行使党纪政务处分权,坚决纠正和防止处分决定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全市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4244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函询、提醒批评、诫勉20157人次,占总人次的83.2%;运用第二种形态给予轻处分、组织调整2568人次,占10.6%;运用第三种形态给予重处分、职务调整540人次,占2.2%;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严重违纪违法、触犯刑律的979人次,占4%。严格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做好失实检举控告澄清工作。出台受处分人员跟踪回访工作办法,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帮助受处分人员改正错误、积极工作。“暗狗Lite”微信公众号独家收集——含此水印的其他平台上传均已被骗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不再难(微信:xaddxh)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1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全省政治生态整体向好、持续向好、越来越好的态势进一步巩固。一、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担负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省纪委常委会会议第一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首要内容,编发《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文章和指示精神资料汇编》29期,研究落实举措、逐项跟踪督办。举办领导干部读书班,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学习,深刻理解和把握其思想内涵、精神实质和科学方法,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举办专题研讨班、培训班,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纪委、省委工作部署,结合实际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省纪委省监委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开展调研,总结经验、把握规律、破解难题,推动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形成一批重大调研成果,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支撑。围绕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加强政治监督。推进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贯彻落实情况跟进监督和“回头看”,实行闭环管理、一抓到底。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等重大决策部署的监督检查,对人防系统腐败、农村乱占耕地建房、违建别墅等问题开展专项监督,保障政令畅通。常态化推进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查处问题264起,处理268人,党纪政务处分235人,在省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设立永久性专项整治专题展和廉政教育馆。督促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问责意识形态工作不力党组织5个、领导干部9人。全省共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296件,处分343人。二、集中整治作风问题,护航高质量发展大局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巩固深化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受理群众投诉举报7502件,办结7454件。常态化开展“访村寨、重监督、助攻坚”专项行动,开展农村饮水安全专项监察和残疾人兜底保障政策落实专项监督,对集体“三资”达到一定规模的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开展提级监督试点。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发现扶贫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0749个,立案8723件9083人,党纪政务处分7720件8063人,问责1689人,移送检察机关102人。重拳惩治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推进与政法机关协作配合常态化、制度化,完善线索双向移送反馈、会商通报、逐案筛查等协同联动机制。对政法系统腐败严惩不贷,紧盯涉黑涉恶案件背后的腐败和“保护伞”问题,扎实开展“伞网清除”行动,推动建立健全遏制黑恶势力滋生蔓延的长效机制。省纪委省监委成立案件专班,查处党员干部90余人。全省共立案查处涉黑涉恶腐败、“保护伞”及推动工作不力等失职失责“三类问题”1741件1934人,党纪政务处分1649人,组织处理807人,移送司法机关283人。三、持之以恒纠“四风”树新风,推动形成习惯、化风成俗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为日常监督、巡视巡察重点,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向基层摊派任务、搞“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等问题。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带头精简检查考核,与省委办公厅联合开展专项督查。严肃查处大方县拖欠教师工资补贴、挤占挪用教育经费和西秀区酿造机械厂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违法违规拆迁等问题。全省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897起,处理2323人,党纪政务处分1779人,通报典型问题140批431起。深化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持不懈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守重要时间节点,一寸不让、露头就打。制定加强监督执纪制止餐饮浪费的工作方案,开展明察暗访,督促问题整改。紧盯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县乡基层,严肃查处违规收送名贵特产和礼品礼金、违规收送电子红包、违规公款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或福利、私车公养等隐形变异问题。全省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190起,处理1439人,党纪政务处分1224人,通报典型问题179批575起。纠“四风”树新风深化标本兼治。建立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案例库,编印党的十八大以来省纪委省监委通报曝光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典型案例,推进警示教育常态化。坚持从共性问题、突出问题入手,督促相关单位列出正负面清单,完善纠治“四风”制度。加大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力度,在中央和省主流媒体推出系列报道,充分发挥“网微报刊”媒体融合优势,持续唱响纪检监察好声音,为弘扬新风正气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四、坚守政治监督定位,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深化政治巡视巡察。省委始终加强对巡视工作的领导,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委书记专题会议及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推进工作。突出“两个维护”,聚焦党委(党组)职能责任,围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决策部署以及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等,精准发现问题,查找政治偏差。坚持政治监督越到基层越具体,分别制定市县巡察和巡察村(居)党组织“三个聚焦”监督重点细化清单,提高政治巡察精准度。完善巡视巡察工作格局。坚持以巡视带动巡察、以巡察充实巡视,组织召开2次全省市县巡察工作推进会,加强对市县和省直部门(单位)、国企、高校巡察工作的指导督导,推动系统性、机制性问题同步治理,持续擦亮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品牌。充分发挥巡视综合监督和联系群众纽带作用,推进巡视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融合,省委巡视机构与省纪委省监委机关、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信访局、省审计厅等9家部门(单位)分别建立协作机制,反映群众呼声,向省委和有关地区、部门提出意见建议。坚持有形覆盖和有效覆盖相统一,开展3轮巡视,先后对71个省直部门(单位)、9个开放创新平台开展常规巡视和专项巡视,发现问题2264个,本届任期内巡视覆盖率达90%;全省市(州)党委共巡察党组织1007个,覆盖率达99.8%;县(市、区)党委共巡察党组织7336个,覆盖率达96.74%;巡察村级党组织16481个,覆盖率达92.93%。强化巡视巡察整改和成果运用。在“一对一”反馈问题基础上,分层次、分区域、分系统召开集中反馈会。出台规范巡视期间立行立改工作意见,压实党组织整改责任。建立巡视发现问题及问题线索交办会制度,推动快查快处、快办快结。针对巡视发现问题,推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综合治理、深化改革、促进发展。把巡视整改作为纪检监察机关日常监督、组织部门职能监督的重要内容,全省共通报巡视整改不力、虚假整改问题5起,问责18人。积极探索巡察整改评估工作办法,提升巡察整改质量。五、做实做细监督首要职责,增强监督严肃性协同性有效性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严格执行《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建立协助省委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工作机制,开展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专项检查。协助省委制定《关于建立党内政治生态分析研判机制的指导意见》,同步制定省纪委机关实施意见,完成9个市(州)党委综合性分析研判、93个部门(单位)以及55个省管国有企业和普通本科高等院校党组(党委)常态性分析研判。坚持失责必问、精准问责,全省共问责党组织148个,问责党员领导干部、监察对象1305人,通报曝光85批172起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不力典型问题。深化细化日常监督。制定《纪委省监委机关监督工作办法(试行)》,形成发现问题、督促整改、处置问题线索的监督工作闭环。构建“政治监督活页、廉政档案建设、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和“持续深入推进领导干部利用茅台酒谋取私利问题专项整治”的“3+1”监督工作格局,实现日常监督可量化、可检查、可评估。推动党风廉政意见回复程序化规范化,省纪委省监委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047人次。突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开展破解“一把手”监督难题课题研究,组织下一级党委(党组)书记向上一级纪委全会述责述廉。运用“四种形态”推进纪法贯通。落实“三个区分开来”,制定在监督执纪工作中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的指导意见,统筹运用党性教育、政策感召、纪法威慑,推动纪法情理贯通融合。全省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43086人次。其中,运用第一种形态谈话函询、提醒批评27320人次,占比63.4%;运用第二种形态给予轻处分、组织调整12689人次,占比29.5%;运用第三种形态给予重处分、重大职务调整1896人次,占比4.4%;运用第四种形态处理严重违纪违法、触犯刑律的1181人次,占比2.7%,其中涉嫌职务犯罪、移送检察机关的456人次,因其他犯罪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725人次。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2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坚定不移反腐惩恶,纪检监察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一、抓实扛牢政治责任,“两个维护”坚定有力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市纪委常委会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学,与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学,与纪检监察职能职责联系起来学,不断强化理想信念和使命担当。围绕党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情况加强政治监督,坚决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聚焦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开展监督检查,落实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八条措施,督促提前完成拖欠民营企业账款清偿任务;开展粮食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查处行动。协助市委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市91个党组织、363名党员领导干部被问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监督检查范围,全市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7件、处分17人。二、扎实开展集中整治,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聚焦群众难点痛点焦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四聚焦四行动”,有力促进了脱贫攻坚成效巩固提升。实施“明目行动”“三盯三公开”,开展扶贫领域工程项目专项清理。开展问题线索处置“回头看”,全市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89件、处分64人。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全市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73件、处分81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3人。持续深化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督促主责部门解决市本级9个“问题楼盘”办证难问题,全市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1628件、处分1056人。全覆盖开展“阳光问廉”坝坝会4265场,督促解决实际问题8476个。开展重复信访举报突出问题集中治理,着力化解多年、多层、多头重复举报。三、驰而不息正风肃纪,作风建设成效明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讲政治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守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把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作为监督的重要任务,深挖细查顶风违纪、隐形变异问题,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95个、处分285人。纠治向基层摊派政保类商业保险销售任务问题,切实为基层减负。加大对“四风”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力度,充分释放常抓不懈、越往后越严的震慑信号。注重发挥群众监督作用,畅通参与渠道,深化“嘉廉话”阳光问廉全媒体直播节目,协助市委开播“作风建设进行时”电视栏目,曝光并推动解决相关问题50个、处理111人,让群众监督整改、看到变化。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治理效能持续彰显全面完成市纪委4家派出机构监察体制改革和监察赋权工作,推进监察监督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立指定管辖案件审理工作办法,推行专家咨询委员会工作制度,不断提升专业化、法治化水平。制定指导县(市、区)纪委监委和派驻(出)机构工作办法、特定案件征求市纪委监委意见工作规定,着力提升监督质效和案件质量。出台部门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案件审理协作办法,建立组织人事信息通报反馈制度,健全法律文书抄送通报机制,推动工作协同高效。结合乡镇行政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同步推进乡镇(街道)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明确村(社区)纪检组织负责人由常职干部担任,不断夯实基层监督基础。总结推广村(社区)纪检组织“派单制”管理,全市共派单1.3万件,推动解决问题1853个,有效打通基层监督“最后一公里”。五、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压倒性胜利巩固发展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受理信访举报1817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1113件次,处置问题线索2526件、立案1163件、处分1260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44人。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典型案件,形成有力震慑,全市主动投案和交代问题56人。对初核失实的263件问题线索予以了结,为321名干部及时澄清是非,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严格审查调查措施使用,确保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坚持以案促改,发出纪检监察建议87件,指导召开案发地区(单位)专题民主生活会54场。系统治理发改、住建、卫健、人防、国资等领域突出问题,600名党员、干部主动说清问题,健全完善相关制度33项。深化以案为鉴,出台处分决定宣布暨警示教育与回访教育工作办法,编印《忏悔实录Ⅱ》警示教育读本,建立“一季度一通报一警示”制度、全市通报案件242件。倡树廉洁风尚,制定党员干部政德修养建设实施细则,开展“一镇一孝廉”评选活动,打造“一县一基地”、微型廉洁教育点96个,持续培育拒腐防变廉洁沃土。六、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利剑作用充分发挥协助配合市委、市政府做好省委常规巡视和政府采购专项巡视相关工作。配合省委巡视组对18个单位开展“巡视带巡察”,对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讲师团等3个单位联动开展“巡察+审计”,对医疗卫生、旅游环境等领域开展专项巡察。全面开展对村(社区)巡察,探索“六步巡察”工作法,着力解决发现问题不准、群众参与不够、推动整改不力等问题。完成市委第九轮、第十轮对42个党组织的巡察,指导县(市、区)巡察党组织214个。强化巡视巡察整改日常监督,压实整改主体责任,推动整改落实到位。七、落实落细首要职责,监督质量稳步提升出台日常监督实施方案,推动监督制度化规范化,提高监督精准性实效性。整合党内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资源,全覆盖构建市县乡三级政治生态动态监测预警和年度综合评价“两个体系”,动态预警120次,反馈整改问题1029项次。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全市对领导班子成员、重要岗位人员等约谈165人次、谈话提醒229人次,1783名党员干部“廉洁驾照”被扣分。全市运用“四种形态”处理3529人次,各形态占比分别为63.4%、30.8%、2.3%、3.5%。研究制定改进谈话函询工作办法,全市134名干部经谈话函询转初步核实后立案,确保谈话函询严肃性。创新设立廉政档案简录,画好个人和单位两张“像”,抓住个性、掌握全貌,既见“树木”又见“森林”。把好党风廉政建设意见回复关。有序推进检举举报平台建设,完善配套制度,不断提高监督信息化水平。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3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省各级纪委监委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稳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切实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我省“十四五”开好局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坚持不懈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思考体悟,持续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领会其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认真落实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和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领导同志讲话精神,全面对表对标,建立清单台账,强化督导落实。聚焦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等决策部署跟进监督。紧盯办好“三件大事”实施全过程监督,对76个冬奥会项目持续开展实地监督。按照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省委安排部署,通过专班专题负责、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等形式,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违建别墅专项清查整治、人防系统全面调查整顿、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统计领域数字造假等专项治理取得积极进展,加强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生态环保领域等监督执纪执法。紧盯审计和省委督查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落实。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全省立案审查违反政治纪律案件152件,处分210人。二、持续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护航高质量发展大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期盼作为正风肃纪反腐工作发力点,一月一调度,推动问题线索存量清零、增量随清,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接受检举控告类信访举报58540件,同比下降37.7%。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及脱贫摘帽后“四个不摘”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围绕国家考核反馈问题开展专项监督,推动整改到位。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惩治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问题,坚决纠正验收评估中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问题。全省共查处有关问题596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914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70人。坚决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特别是紧盯环京周边地区,坚持“一案三查”,实行联市包案,深入开展“伞网清除”行动,全省共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1798个,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275人。针对发现的“套路贷”违法犯罪活动相关虚假诉讼案件,督促全省法院系统开展专项整治。紧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损害群众利益问题,推动职能部门落实主体责任,深入开展集中整治。全省共查处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1599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539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526人。三、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监督机制协助省委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制定贯彻落实党内谈话制度的实施办法,建立健全省委巡视机构与省纪委监委有关部门协作配合机制,开展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专项检查,将全面从严治党责任落实情况纳入巡视巡察、派驻监督、日常监督重要内容,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和指导,严格落实请示报告制度。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加强对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和省管企业、省管高校纪检监察机构主要负责人的综合考核,加强对派驻机构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保障。围绕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促进党内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同开展专题调研,探索具体工作措施。健全纪法贯通、法法衔接制度机制,进一步完善落实提前介入、退回补充调查、商请诉讼管辖等工作机制。坚持厉行节约建设留置场所,推进看护队伍规范化建设,严格执行留置场所安全风险日报告、月调度制度,强化“走读式”谈话安全保障,坚决守住办案安全底线。四、发挥纪委监委专责监督作用,切实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做实做细日常监督,深化包联监督机制,紧盯“关键少数”,综合运用线索处置、约谈提醒、谈话函询、建立廉政档案等多种方式,监督前移、增强实效。认真落实《纪检监察机关处理检举控告工作规则》。进一步规范党风廉政意见回复工作。积极推进检举举报平台、信息化监督平台建设。参加有关地区、部门、单位民主生活会,深入了解“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践行“两个维护”、执行民主集中制、廉洁自律等情况,对存在违纪苗头等一般性问题开展同志式谈心谈话,五、驰而不息纠治“四风”,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治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维护群众利益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全省共查处有关问题1085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703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173人。深入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守重要节点,拓宽监督渠道,严查各类隐形变异问题,防止享乐奢靡反弹回潮。全省共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1240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1741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365人。定期公开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治“四风”数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监督执纪,督促强化监管。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严格落实改进文风会风、调研检查、督查考核、公务接待等制度规定,督促有关职能部门制定正负面清单。开展新风正气宣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价值观、政绩观。六、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促进巡视巡察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深化政治巡视巡察,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巡视巡察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和省委工作安排,对照“四个落实”“三个聚焦”,分板块制定政治巡视具体化问题清单,分类别细化市县直单位和乡镇(含村、社区)巡察监督清单。开展九届省委第八、第九轮巡视,对89个地方和单位党组织开展常规巡视,结合实际开展专项巡视,实现对地方和省管企业巡视全覆盖,九届省委巡视全覆盖任务完成率达到85.4%。市县党委共巡察市县直单位、乡镇党组织3479个、村级党组织19467个。完善上下联动工作格局,认真开展省区市巡视指导督导试点成效“回头看”,加强对全省巡察工作的指导督导,研究制定巡视巡察上下联动措施,推动完善制度机制1246项。新增20家省直单位开展巡察工作。组织开展巡视巡察整改“回头看”,推动问题整改。将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纳入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强化巡视结果运用,向省委、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提交专项材料和专题报告。加强巡视巡察人才库建设,完善全省巡视制度,形成4大类、64项制度体系,不断提升巡视巡察规范化水平。七、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断提高治理腐败效能坚决有效惩治腐败,持续保持反腐败斗争高压态势,坚决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坚决查处各种风险背后的腐败问题,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深化金融领域反腐败工作,坚决查处资源、土地、规划、建设、工程等领域的腐败,严肃查处了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24889件,处分27457人;追回外逃人员29人,追回赃款1.44亿元。坚持以案促改、以案促建、以案促治,对审批监管、公共资源交易、公共财政支出等重点领域中的有关案件和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督促整改、完善制度、堵塞漏洞,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发生。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警示,及时跟进拍摄警示教育片。协助省委召开全省领导干部政治性警示教育大会,通报典型案例,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更新省警示教育基地布展内容,118个单位、212个批次、6561人次观看展览、接受教育。推进廉洁文化建设,通过廉政漫画等形式加强纪法宣传、弘扬新风正气。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4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在省纪委监委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推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两个维护”坚定有力。市纪委常委会始终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带头研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扎实开展“深化大学习、提振精气神”活动,带动全系统学深悟透、真信真用。具体化常态化开展政治监督,围绕疫情防控、“六稳”“六保”,一线跟进监督,向市应对疫情工作指挥部等报送9份专报、8份建议函,督促解决一线人员防疫物资匮乏、疫情监测溯源平台不统一等“中梗阻”问题;聚焦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文化遗产保护等重大决策部署,开展专项监督,推动问题整改落实;开展影响营商环境作风问题排查,推动解决企业招工渠道不畅、政务服务消极懈怠等26个堵点问题。持续深化政治巡察,由党委书记担任市区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稳步推进常规巡察、专项巡察、提级巡察和巡察“回头看”,市级巡察覆盖率达94.3%。创新市委书记专题会议听取巡察整改情况汇报机制,开展整改效果评价,推动整改落实到位。二是纠治“四风”驰而不息。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督促市直部门精简基层日常报表,探索建立基层减负监测机制,严肃查处自行向基层下发表格、摊派任务、压责甩责等问题。狠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开展餐饮浪费行为专项监督,集中整治市属国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全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220起300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57起。用好“党风政风监督台”,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强化直查快办,督促解决残疾人护理和养老补贴认证难、征地拆迁安置久拖未决等问题。深入开展“十百千”“找差距、抓落实、解难题、化积案”专项行动,市区两级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信下访154件,化解重复举报和积案108件。三是日常监督严密高效。健全完善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检查和问题抄报机制,协助市委出台《党组讨论和决定党员处分事项工作程序规定(试行)》及省委实施细则的贯彻落实意见,压紧压实“两个责任”。党内问责66人和1个党组织,党纪处分18人。深化拓展“1+X”监督,建立健全党委、职能部门与纪检监察机关联席会议、线索移交等机制,推动形成监督合力。出台规范党委(党组)开展第一种形态谈话工作的意见,推动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开展谈话1741人次。全市运用“四种形态”处理4177人,其中第一、二种形态占比94.8%。制定为受到诬告陷害错告误告干部澄清正名规定,为19名受到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澄清正名。建立正反典型通报制度,通报5起正面典型事例。四是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聚焦涉黑涉恶、金融、国企、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分领域整治,共受理初次检举控告1293件次,立案584件584人,其中处级以上干部案件75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17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42人。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六清”行动,实现涉黑案件“打伞”全覆盖。持续开展“天网行动”,追回外逃人员11人。深化案后整改,针对监督检查或审查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纪检监察建议167份。完善招投标领域问题线索集中处置机制,督促规范招标程序,防范廉政风险。五是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持续推进派驻机构改革,优化派驻机构设置并赋予监察权,出台市属企业、市属高职高专院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以及向市管金融企业派驻纪检监察组的实施意见,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制定派驻(派出)机构监督检查审查调查措施使用管理办法,建立审查调查措施使用常态化督查机制,严格依规依纪依法、安全文明办案。牵头承担中央纪委案件审理室试点任务,推进在审理中试用自述、推定特殊证明规则试点工作,促进履职规范化法治化。组织编写《常见违纪案件证据收集审核参考示例》,完善划片审理机制,不断提升案件办理质量。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5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立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基本职能职责,驰而不息正风肃纪、反腐惩恶,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一、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省纪委常委会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并同第一卷、第二卷贯通起来思考体悟,深刻把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持续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跟进学习、监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对森林火灾、违建别墅、农村乱占耕地建房等问题严肃监督执纪问责,决不让损害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现象有任何市场。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八条措施,开展清理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专项监督,开展全省粮食系统腐败问题专项查处行动。围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情况开展监督,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人和事。二、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全省开展重复信访举报集中治理,梳理排查并协调化解多年、多层、多头重复举报310件。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严格落实“一案三查”要求,对全国、全省挂牌督办案件专题调度、包案推进,以“抓市促县”提升“打伞破网”质效。全省立案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1729件、处分1849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190人。三、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优化正风肃纪集中督查方式,坚守重要节点开展明察暗访,督促各级党政机关、党员干部带头落实节约粮食、制止餐饮浪费要求,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全省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899个、处分5579人。开展国有企业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制度建设“回头看”,督促相关部门出台省属国有企业商务招待管理办法。始终从讲政治的高度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自上而下找问题、从上往下抓整改,严肃查处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弄虚作假、欺上瞒下,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推动规范全省党政机关各类社会评价工作,纠治向基层摊派政保类商业保险销售任务问题,积极为基层减负。推动规范问责、精准问责,研究制定问责事项办理工作规程、加强问责工作协作配合措施。建立完善问责提级审核把关、问责意见集体会商机制,把是否有利于激励党员干部履职尽责、是否有利于凝心聚力作为重要标准,对积极作为的党员干部给予坚定支持。四、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制度优势加速转化为治理效能协助省委制定《关于深化省纪委监委派驻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完善配套机制、提升工作质效,“派”的权威和“驻”的优势持续彰显。开展省管企业、省属高校派驻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全覆盖调研评估,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强化对省人民医院等19家省属医院纪委的工作指导和监督检查,理顺未纳入综合派驻监督的5家正厅级事业单位纪检监察工作机制。健全中管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纪检机构领导机制,建立与中央金融单位在川机构纪检监察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完善生态环境系统垂改后纪检监察工作沟通协调机制。出台省直部门(单位)机关纪委工作运行规则、关于加强和规范乡镇(街道)村(社区)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夯实基层监督基础。五、以“三不”一体理念深化腐败治理,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持有腐必反、有案必查,保持严的主基调不放松。全省接受信访举报53696件次,其中检举控告类24970件次,处置问题线索67488件、立案29511件、处分28007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961人。突出“关键少数”,立案厅局级干部73人、县处级干部993人。加大国有企业反腐力度,严肃查处靠企吃企、设租寻租、关联交易、内外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等问题,查处省管企业领导班子成员11人、中层和二级公司负责人40人。坚持受贿行贿一起查,查处行贿人员372人。在高压震慑和政策感召下,502人主动投案、1786人主动交代问题。一体推进追逃防逃追赃,追回外逃人员26人。推动办案、整改、治理贯通融合,协助省委制定《重大违纪违法典型案件以案促改工作办法(试行)》,督促相关部门制定省属国有企业境外公司财务负责人选派管理暂行办法。在发展改革、住房城乡建设、卫生健康、人防4个领域开展突出问题系统治理,推动追缴违规减免缓人防易地建设费9.6亿元、追回欺诈骗保本金及违约金12.6亿元,推动省发展改革委等6部门在全省推行中标候选人评定分离机制、住房城乡建设厅通过加强电子化审批进一步规范自由裁量权、省医保局上线运行药械招采平台、省人防办制定采购内部控制管理规定。六、完善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工作格局,持续彰显利剑作用坚守政治巡视定位,紧扣“四个落实”,完成省委第六轮对73个地区(单位)的常规巡视,实现十一届省委对市县巡视全覆盖。部署开展省委第七轮巡视,有序组织政府采购专项巡视、疫情防控机动巡视和巡视“回头看”。省委巡视组受理信访举报4.5万件次。出台关于省委巡视期间开展巡视带巡察工作的指导意见,两轮巡视指导市县两级组建239个巡察组开展联动巡察。开展巡察工作指导督导试点。协助省委制定《关于省委部委、省直部门党组(党委)开展巡察工作的意见(试行)》,在41个省直部门(单位)稳慎推开巡察工作。加强工作调研督导,压实市县党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责任,指导市县党委突出“三个聚焦”深化巡察监督。从10个市抽调专门力量,对10个县开展帮扶式巡察,促进全省巡察工作均衡发展。持续用力抓好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协助省委制定《关于被巡视党组织进一步加强巡视整改工作的意见(试行)》,强化巡视整改日常监督。向省委、省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和有关部门通报情况23件次,推动全省开展“问题楼盘”化解处置等治理工作。围绕上下联动、监督贯通、延伸巡察、队伍管理等方面制定出台制度规定20项,巡视巡察制度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上半年纪检监察工作情况报告素材16网络纪检监察2021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报告素材2021年,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和市委坚强领导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疫情防控和纪检监察工作两手抓、两不误,充分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新征程提供坚强保障。一、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忠实履行“两个维护”根本职责使命把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采取市纪委常委会会议传达、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班研讨、系统宣讲等方式,推动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贯通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和第一、第二卷,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和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结合实际抓好落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纳入日常监督、巡视巡察,推动走深走实。坚持边学习、边调研、边工作、边总结,把任务细化为61项措施,开展重点课题调研,总结经验、把握规律、解决难题。把贯彻落实重大决策部署作为强化政治监督的重中之重。加强对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协同发展等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围绕土地管理领域违纪违法、人防系统腐败、违规建设墓地、供销社系统腐败等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治理,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肃查处违反政治纪律案件88件,处分91人。制定实施支持保障市场主体健康发展工作意见,加强对纾困惠企政策落实情况监督检查,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常态化净化政治生态,构建年初确定任务、年中专项督查、年底检查考核的闭环体系,开展政治生态谈话,加强政治生态分析研判,形成年度报告150余份,深入开展码头文化、圈子文化和好人主义专项治理,持续推动改“土”治“水”。把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作为压实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组织对全市16个区、70个市级部门党委(党组)落实主体责任情况进行考核,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约谈排名靠后党组织主要负责人,市纪委监委专项检查整改落实情况。针对信访举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市级部门突出问题,及时向分管市领导反馈,压实“一岗双责”。组织28名党政“一把手”向市纪委全会述责述廉,基本实现区和市级部门“一把手”全覆盖,推动区和市级部门班子成员分别向区纪委全会、派驻机构专题会述责述廉。坚持有责必负、失责必问,全市问责落实“两个责任”不力的党员领导干部157人。二、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政治立场,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严肃惩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边打边治边建,完善统筹调度、案件管辖、“双专班”办案等机制,拧紧制发建议、跟踪问效、督办问责链条,强力推动“线索清仓”“伞网清除”“行业清源”。对中央督导组交办件、已处理的涉黑涉恶问题线索件再排查,做好扫黑办移送、立案未结线索核查,对重点案件提级办理、挂牌督办,严肃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问题98起,处分274人。做深做实基层监督。制定进一步加强基层监督工作意见,在强化领导、压实责任、完善机制、建强队伍等方面持续用力,夯实基层监督基础。制定加强纪检监察工作联络站建设指导意见,进一步规范联络站工作,全市建立联络站5091个,配备监督员1.9万余名。强化日常监督,深化运用片区协作、交叉监督、提级监督等方式,紧盯集体“三资”管理、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等重点,严肃查处贪污侵占、吃拿卡要、虚报冒领等行为,全市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1123起,处分990人。三、坚持不懈纠治“四风”,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果坚决整治享乐奢靡之风。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紧盯重要节点,采取节前警示提醒、节中明察暗访、节后精准处置、及时通报曝光方式,坚决防止享乐奢靡之风反弹回潮。大力整治滥发补贴、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易发多发问题,私车公养、不吃公款吃老板等隐形变异问题。全市查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问题744起,处分729人,通报曝光典型问题6批23起。加强对餐饮浪费行为监督检查,开展专项检查及“回头看”。深入开展“小金库”问题专项治理,查处问题117起,处分133人。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不担当不作为问题。始终以严的态势深化专项治理,严肃查处对贯彻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只表态不落实、对群众利益和诉求漠不关心、对重点工作消极应付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官爷”文化、“中梗阻”、腾挪闪避绕等顽瘴痼疾,坚决处理王增田等一批失职失责领导干部。全市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975起,处理1528人;查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823起,处理1311人。四、推动履行巡视巡察主体责任,持续发挥利剑作用坚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视。全力支持中央巡视组工作,主动接受巡视。积极配合中央巡视指导督导,立行立改工作建议97条,大力推进规范化建设。将巡视整改和巡察工作纳入主体责任考核,推动责任落实。以“一轮两批”形式,对65个市级机关党组织开展巡视,发现问题1229个,移交问题线索407件,覆盖率达到77.8%。扎实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推动落实“巡视反馈问题整改、举一反三整改、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整改”三级递进机制,完善整改情况报告、公开制度。强化分管市领导和主管部门整改督导责任,建立市领导出席巡视反馈会机制,市纪委监委和市委组织部加强监督检查。市委第六轮巡视整改优良率达到99.8%,问题线索办结率达到92.7%,问责491人,挽回经济损失4200余万元。压实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推进区委巡察工作领导体制改革,区委书记担任巡察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市委巡视办负责同志常态化列席区委书记听取巡察情况专题会,强化对巡察工作主体责任检查评价,定期公布“成绩单”,督促提升巡察质量。制定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实施细则,将巡镇带村调整为直接巡村,开展第四轮“统配巡”,发现问题和移交问题线索数量是各区自行开展巡察平均数的14.2倍和8.9倍。全市巡察处级单位党组织469个、村(社区)党组织1436个,发现问题26564个,移交问题线索1112件,覆盖率分别为89.8%和61.7%。五、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监督机制系统集成、协同高效创新监督理念方式。认真履行监督基本职责,着力从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从事后监督向过程监督转变、从就事论事向推动系统治理转变、从纪委一家发力向“两个责任”良性互动转变。突出经常性监督,灵活运用谈心谈话、调研走访、专项检查等方式,把监督工作做深做实。制定落实党委(党组)运用“第一种形态”意见,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运用“四种形态”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党员干部18977人次,第一至第四种形态分别占72.4%、20.2%、3.9%、3.5%。坚持“三个区分开来”,严查诬告陷害、恶意举报行为,及时做好澄清正名。对3828名受处分干部开展回访教育,114名主动改正错误、表现优秀的领导干部被提拔或进一步使用。对1827名市、区新任职领导干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集体谈话,回复党风廉政意见12393人次。完善派驻监督体制机制。严格落实委领导直接分管、监督检查室联系指导、派驻机构分片协作制度,强化统一管理、考核评价、服务保障。深化高校派驻机构改革,为15家市属高校派驻机构选优配强干部,二级学院及单位纪检组织覆盖率达100%,改革试点以来,各高校派驻机构处置问题线索749件、立案70件,超过改革前原纪委近两年立案数总和。深化公安系统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推动加强机关纪委和二级单位纪检机构建设,改革以来二级单位纪检机构立案240起、处分180人,同比分别增长15%、11%。推动市管国企二级及以下企业纪检组织建设,制定加强市级公立医院纪检监察工作意见。推进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深入落实“四项监督”统筹衔接意见,构建统筹管理、联动贯通、成果共用、信息共享、系统集成工作机制,统筹人员力量,协同开展政治生态研判、主体责任考核、巡视整改监督等,实现力量整合、成果共享、工作接力。与人大、审计、司法、财会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专项检查、问题线索移送等机制,加强与驻海关总署、税务总局等纪检监察机构协作配合。六、深化运用“三不”一体推进方针方略,持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始终保持高压态势,有腐必反、有案必查,全市受理检举控告25202件,处置问题线索15657件,立案5606件,其中市管干部99人,处分5063人,移送检察机关206人。严厉惩治靠企吃企、设租寻租的“蛀虫”,从严查处一批土地、规划领域违规审批、借地生财的腐败分子,坚决查办党政机关官商勾结、以权谋私的典型。深入开展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劝返、缉捕外逃人员6人,追赃挽损2.2亿元。在强大震慑和政策感召下,宁河区原区长张伟等271人主动投案,835人主动交代问题。发挥一体推进综合效应。严格落实“以案三促”工作办法,运用“六书两报告两建议”,深入分析案件背后的责任缺失、管理漏洞等问题,督促立行立改、全面整改,建立健全制度机制。通过查办土地、人防等领域违纪违法案件,推动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治理、深化改革,规范项目审批、招投标、开发建设等环节权力运行。拍摄《校准担当作为的标尺》专题片,综合运用召开警示教育大会、汇编警示录、制作忏悔实录、制发通报、组织观展等方式,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营造崇廉尚洁的良好氛围。“暗狗Lite”微信公众号独家收集——含此水印的其他平台上传均已被骗关注公众号,公文写作不再难(微信:xaddxh)更多资料:微信公众号:【暗狗Lite】本文网络整理版权归原作者,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